Saturday, April 14, 2007

华夏辩论比赛在李文斯顿分校举行



仲宇

由华夏中文学校总校和李文斯顿分校共同主办的华夏中文学校六年级以上中文《主题辩论》比赛于4月14周六下午在李文斯顿分校举行。华夏总校副总校长兼总教务长忻苏婷、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及总校负责学生活动的詹捷先后主持了辩论比赛。来自五个分校的代表或老师廖山漫、金茜、汪旅泉、李盛京、仲宇担任了评委。各分校同学们精彩纷呈的辩论表演,使得演讲大厅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比赛结束后举行了隆重的发奖仪式。忻苏婷、詹捷、华夏李文斯顿中文学校校长黄加武、副校长陈华、教务长杨君霞等参加了演讲比赛并为获奖的同学们颁发了奖杯。

华夏总校在今年初便发出了辩论比赛的通知,并预先在《侨报周刊》的《华夏通讯》上刊登了主题辩论的规则。各分校则在第一季度反复动员发动老师学生准备参加比赛。比赛规则要求同学们在限定时间及程序内用中文思考和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私立高中比公立高中好》。各分校在预选赛中选出三名选手,组成正方或者反方辩论队,来总校参加决赛。在决赛现场,来自各分校的八支队伍参加了四场辩论赛。

每个参赛队的三个队员称为一辩、二辩、三辩。在每场辩论的开始,正反双方的一辩作开篇立论、言简意赅的陈词。接着正反双方的二辩、三辩分别向对方发起攻辩,双方交替进行。第一轮攻辩之后,由双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接着是自由辩论阶段,双方辩手轮流发言,互相交锋,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各自的见解和证据。最后是结辩,双方的一辩作总结发言。

参赛的学校和队员们对这次比赛作了大量的准备和预演。多数同学是ABC,平时用英语为主,每个周末才上一次中文学校,但他们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花费大量时间从书藉、报刊、网站上查阅收集了数据和事例来论证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的优点,再将这些资料翻译成中文,分门别类记录在小卡片上。从全社会对成功学校的定义(智商、情商、体育)、学生的培养、学校的体制管理、教师质量、课程设置、学校收费、校纪校风、校服穿着、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升学率特别是升入常春藤大学的比率、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究竟是精英人材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员对社会的贡献大、公立学校更象全社会一样具备多元化等等诸多方面,对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进行了逐个比较,论据充足,并进行了争锋相对的辩论。同时对对方队员提出的观点和证据进行了反驳。

本次辩论比赛是华夏中文学校总校首次辩论比赛。以往每年均是演讲比赛。今年总校则分别为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设立了演讲朗诵和辩论比赛。上个月总校在李文斯顿分校进行了演讲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更具挑战。演讲朗诵比赛是个人的项目,可以预先做好准备;而辩论比赛则是演讲比赛的延伸,不仅需要能说会道、唇枪舌剑的口才,还需要团队合作的意识、队员们之间的通力默契配合,同时辩论时要即兴发挥、沉着机智地驳斥对方队员提出的出人意料的论点和论据,更重要的是要在短时间内用中文回答出问题,对中文活学活用。

这次比赛的评比分为团队奖和个人奖。团队类的评分标准有: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语言风度、团体配合、临场反应。个人奖的评分标准是:语言表达、整体意识、逻辑推理、辩驳能力、综合印象。

辩论比赛结果为:

最佳辩论队:
第一名:桥水分校(正方)
第二名:纽约分校(反方)
第三名:爱迪生分校(反方)

最佳辩论员:
徐杰夫 (桥水); 史哲 (纽约); 张凯文(爱迪生); 张文恺(李文斯顿); 马迪睿(南部)

获最佳辩论员奖的李文斯顿分校学生张文恺(Roger Lee)曾在去年的华夏总校《看中国》作文比赛中获得总校第一名,在去年李文斯顿分校的《我和中国》演讲比赛中获得高年级组第三名,在今年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考试成绩优异,获得暑假去中国北京度夏令营的奖学金,在分校2006年圣诞新年晚会中表演了钢琴独奏,在英文学校中是全A学生,获得总统奖,科学奖,并被录取参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暑期班。据其母亲李海伦女士介绍,辩论赛之前张文恺自己用中文软件准备了辩论的提纲和要点,在辩论赛中当众阐述并总结。张文恺获奖后说,“我很荣幸得奖, 非常高兴,这将鼓励我更加努力学好中文。这次辩论中, 我听到这么多同学讲流利的中文, 他们那么认真,准备充分,条理清晰,很值得我学习。”李海伦女士说,“这是文恺第一次参加辩论比赛,我们很欣慰孩子能有这个学习的机会并获奖,这对他学习中文有很大的促进。学中文对在美国出生长大的文恺来说不容易, 但是只要下功夫,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文恺在家里用中文表达,並每周一次在华夏学习中文十分重要。参赛成功,不仅是他自己的成绩,也是华夏中文老师们循循善诱、认真指导、教育的成果。”

纽约分校的史哲同学获得了最佳辩论队和最佳辩论员双项奖,他的父亲史林先生说:“孩子的获奖,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华夏中文学校老师和热心家长们辛勤汗水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这些第一线的老师和家长们表示衷心感谢。当然,我们也要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承办者,因为是他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施展和表现自己中文能力的舞台。同时,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一是史哲能用如此流利的中文在赛台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从最初被动的参加辩论比赛到最后积极参与,可以看到史哲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和成长,例如,比赛前一晚,他一直在反复推敲,最后决定变换论点,引用情商(EQ),智商(IQ),体育是教育的目的。”

华夏中文学校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服务社区,促使中华文化融入美国多元文化并为其做出贡献。自第一所分校开办以来,学校一年年不断壮大,分校越办越多。现已有18所分校,遍布于新州、纽约、宾州、和康州,学生共6000余人。近年来更有越来越多的被美国人领养的中国孩子和非华裔学生来校。华夏中文学校鼓励学生们积极学用中文,强调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演讲和辩论比赛便是增进孩子们表达能力的举措。上个月总校举办了低年级学生的演讲朗诵比赛。同时学校为激发培养孩子们的各种才艺,每年还在母亲节专门组织举办《华夏之星》才艺表演,内容包括中国舞蹈、用中文表演的唱歌、诗朗诵和小品等。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日益突出及美国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华裔家长及外籍人士也更加认识到掌握中文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学中文的洪流中。华夏中文学校欢迎您加入到学校的大家庭中来。

附:参加辩论比赛的团队及同学的名单
排名根据各分校报至总校的先后次序:

1.李文斯顿(正方)- 爱迪生(反方)
2.桥水(正方)- 南部(反方)
3. 纽约(正方)- 李文斯顿(反方)
4.南部(正方)- 纽约(反方)

徐杰夫、纪欣、许伯樟、史哲、李乔伊、蒋正家、王易然、贺天放、丁守琦、王云鹤、张凯文、严沐石、张文恺、许珊珊、林闻迪、仲润明、吴逸文、曹孟娜、马迪睿、郑耀详、光颖昕、刘浩、许迪。


照片:
Group Award: 黄加武、忻苏婷、詹捷、陈华
Individual Award: 忻苏婷、黄加武、詹捷、陈华

No comments: